据外媒报道,根据9月13日提交的诉状,多家中国公司已经就封号事件在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对亚马逊公司(Amazon)提起集体诉讼。此前,亚马逊以使用付费评论为由禁止这些公司在其Marketplace平台上卖货。
据科技媒体《The Verge》周三(9月29日)报道称,9月13日,几家中国公司对亚马逊提起了集体诉讼,指控其因使用付费评论而被亚马逊市场禁入。
去年,亚马逊打击了在其平台上征集付费评论的公司,声称已经永久禁止了3000个卖家账户的600个中国品牌。
根据集体诉讼书,参与本次起诉的包括Sopownic、Slaouwo、Deyixun、Cstech、Recoo Direct、Angelbliss和Tudi。
诉状中写道,正在寻求收回亚马逊非法和不当扣留的资金,并阻止对数千名亚马逊卖家和商户合法和正当使用的资金的任何进一步挪用和滥用。
亚马逊在2016年制定了一项严格的政策,禁止“奖励性评论”。这些公司并不否认他们违反了亚马逊的政策。他们的问题是,亚马逊扣留了他们声称的收入中的“几百到几十万美元”。
《亚马逊服务业务解决方案协议》(Amazon Services Business Solutions Agreement)涵盖了这些中国公司经营的亚马逊物流(FBA)业务,该协议很清楚的表明,如果一家公司违反了亚马逊的政策,亚马逊保留“全权酌情决定权”决定是否永久扣留资金。
今年中国跨境电商遭遇考验,大量店铺和账号被亚马逊平台关闭,对此,亚马逊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今年亚马逊的封号行为并非是针对中国商家。
9月17日,美国电商领头羊亚马逊在杭州举行“全球开店杭州跨境电商园升级盛典”。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执行总裁Cindy Tai(戴竫斐)现场回复记者采访时首度透露,过去五个月亚马逊终结了600个中国品牌的合作,涉及约3000个卖家账号,这些账号均有多次反复滥用评论行为。中国在亚马逊平台的卖家数以万计。她透露,过去一年中国卖家的销售维持了稳定增长。
戴竫斐表示,今年亚马逊的封号行为并非是针对中国商家,“全球商家都有涉及。”
戴竫斐表示:“我们的政策绝对是全球一致的,卖家所在地和我们政策无关。不能预测是否某个国家是否会采取滥用评论的行为,不针对卖家在哪里,不针对卖家的大小,仅仅是针对卖家的具体行为。至于在哪个国家,这是我们不可控的。”
不过,亚马逊并未提供今年同期全球范围内封号的具体数据。
2020年以来,得益于国内疫情稳定和供应链优势,跨境电商出现逆势增长。发展火热的跨境电商浪潮涌动了一年多,直到亚马逊在今年4月开启新一轮严厉整顿。
根据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自5月起,亚马逊封店导致的中国电商行业损失金额预估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帕拓逊、通拓、泽宝、有棵树等头部亚马逊大卖均受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