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欧元区陷入技术性衰退 欧洲央行加息前景不确定性增大
继德国确认技术性衰退后,欧元区的修正数据也显示出同样的结果。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欧元区经济萎缩的幅度很小,但标志着新冠疫情后的复苏已经结束。尽管核心通胀压力巨大,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衰退的迹象出现,欧洲央行在夏季以后继续加息变得更加不确定。 欧盟统计局8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一季度下降了
中国办公室地点
24/7 客户服务
上班时间
继德国确认技术性衰退后,欧元区的修正数据也显示出同样的结果。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欧元区经济萎缩的幅度很小,但标志着新冠疫情后的复苏已经结束。尽管核心通胀压力巨大,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衰退的迹象出现,欧洲央行在夏季以后继续加息变得更加不确定。 欧盟统计局8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一季度下降了
周四(6月8日)美股盘前,三大股指期货集体走低。截至发稿,道指期货跌0.07%,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07%,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0.18%。 市场正在消化股市近期的涨势,投资者也在等待下一个催化剂。BD8
周三(6月7日)美股盘前,三大期指小幅走高。截至发稿,道指期货涨0.04%,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11%,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0.12%。 昨日三大指数收盘集体收升。标普500指数涨0.24%,收于2023年最高水平。道指涨0.03%,纳指涨0.36%。分析认为,近期交易量可能会相对清淡,交易员在下周美联储前更多地选择观望。
周二(6月6日)美股盘前,三大股指期货集体走低。截至发稿,道指期货跌0.07%,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08%,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0.10%。 昨日,苹果公司2023年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3)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期间这家科技巨头公布了其首款混合现实(MR)头显设备Vision
当地时间6月5日,欧美股市震荡,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指数小幅上涨,法国CAC40指数小幅下跌,欧洲天然气期货大涨近19%。美股三大指数分化。今晚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将开幕,截至22:15,苹果股价涨逾1%,创历史新高,市值达20.54万亿元。 据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监察委员会对中储棉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谷玉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北京时间周二(6月6日),美元周一下跌,此前数据显示美国服务业5月份几乎没有增长,因为新订单放缓,结束了盘初由强劲的就业增长引发的反弹,黄金反弹,美国服务业增长疲软强化了美联储下周维持利率不变的押注;油价上涨,此前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承诺从7月起进一步减产100万桶/日,以应对压制市场的宏观经济不利因素。 商品收盘情况:美国期金收于1974.30美元,上涨0.2%。
周五(6月2日)美股盘前,三大股指期货在非农报告公布后集体上扬。截至发稿,道指期货涨0.63%,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55%,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0.36%。 具体数据显示,美国5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33.9万人,显著强于市场预期的19万人,表明在美联储试图放缓经济增长之际,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
周二(5月30日)美股盘前,三大股指期货涨跌不一。截至发稿,道指期货跌0.04%,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62%,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1.50%。 由于美股人工智能概念依旧火热,几乎垄断算力的英伟达涨超5%,现报每股409美元,若这一价格水平能保持到开盘后,英伟达的市值将“正式”上破一万亿美元的关口。
美元在近期出现反弹,市场十分关心其强势能否持续。值得注意的是,压制美元的几个重要因素——主权违约、减息压力、衰退风险——都在近期出现了一定的出清。债务上限的谈判在本周尘埃落定,违约已经成为极小概率事件。事实上,从市场的走势来看,投资者似乎并不认为违约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风险。而现在,这个风险也被基本排雷了。与此同时,市场开始逐步预期美联储可能会再度加息。尽管在6月中的议息会议中,美联储大概率会维持利率不变,但鲍威尔的会后声明可能仍然会保持“鹰派”论调。市场一直嗤之以鼻的美联储经济预测,却似乎表现得“可圈可点”,这也意味着6月的美联储新预测,将会获得更大的市场关注。而英伟达的霸气表现以及欧洲经济的“突然羸弱”,则给强势美元送上助攻。英伟达的背后是人工智能的兴起,这会给经济插上想象的翅膀。欧洲经济则有些“哑火”,市场本身也有一定的短期“止盈”动力——毕竟今年欧洲股市涨幅已经非常喜人。美元的强势大概率会维持至夏季。此后大概率会重拾下行。 01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金融分析师张正阳表示,近期日本股市涨至30000点以上并创下日本经济1990年7月泡沫崩盘以来的新高,日本企业经营能力的改善、价值的修复、大幅的分红、创纪录的股票回购等构成了本轮上行重要因素。 但是同一时间,市场仿佛忽略了欧洲股市创下了近二十年来的新高,更是忽略了德国股市创下历史新高。然而,欧洲各国的通胀并不低,反而是一直居高不下。欧洲各国的货币政策也并不宽松,欧洲央行不仅没有表态暂停加息,反而是持续加息。因而日本股市的宽松货币环境、“低估值”都不是日本股市创新高的核心逻辑。日本股市创新高,并不是因为日本股市估值便宜、货币宽松负利率等,而是因为国际资本市场短期资金短暂流入推高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