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專家小組進行評估後,首次強烈建議民眾進行混款接種,若首劑接種阿斯利康疫苗,第二劑可接種輝瑞及其合作夥伴BioNTech疫苗,或是選擇莫德納疫苗這兩款采用mRNA技術研發的疫苗。但台灣兒科醫生楊為傑卻提出質疑,表明除非世界多數國家承認混款接種有效的疫苗護照,否則不會選擇混款接種的模式。
面對着最初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種毒株來襲,德國防疫主管機關Robert Koch Institute旗下的接種委員會在7月1日修正接種建議,第一劑接種阿斯利康(Astra Zeneca)疫苗的民眾,無論年齡大小,第二劑都能接種輝瑞BNT疫苗,或是選擇莫德納疫苗,但提醒第二劑接種至少需要間隔4周。
德國專家小組也解釋說,第一劑接種腺病毒載體疫苗,也就是阿斯利康疫苗,隨後接種采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的輝瑞BNT或莫德納疫苗,在人體產生的免疫反應“明顯超越”兩劑都接種阿斯利康疫苗。鑒於目前Delta病毒已經快速擴散,德國專家小組也建議民眾即時接種第二劑疫苗,因為單單接種第一劑疫苗對Delta變種毒株的保護力“明顯不足”。
但相比德國政府的建議,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卻給出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阿斯利康、輝瑞BNT、莫德納和強生等4款受到批準上市的疫苗,都對變種毒株具備保護力,不建議民眾混款接種。
德國目前有過半的成年人口已經完成第一劑接種程序,政府規劃明年將采購2億劑疫苗,相當於每人都至少接種兩劑疫苗,但將排除阿斯利康疫苗,以輝瑞BNT和莫德納為主。
楊為傑現職為台灣大安婦幼兒科醫師,他提到混款接種這件事情時,表示最近有許多患者都詢問他,但他強調說:“我自己不會混款接種,我家人們也不會這麼做,除非世界上的多數國家都承認混款接種為有效的疫苗護照,否則要出門時會被阻擋,那就太糟糕。至少我會等到美國等承認再看,目前美國是不承認混款接種的。”
美國《自然》(Nature)期刊,近期刊登西班牙所展開的研究報告,指663人第一劑接種阿斯利康疫苗,有1/3者不接種第二劑疫苗,2/3者接種第二劑疫苗。不接種第二劑者的抗體沒有變化,若是第二劑接種輝瑞BNT疫苗,抗體幾何平均值幾乎增加100倍,綜合抗體陽性率從34%進步至100%。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則表示:“這顯示出混款接種的效果不錯,比接種兩劑阿斯利康疫苗更有利。”
而觀察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她本身也是第一劑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後,第二劑轉而接種莫德納疫苗。包括加拿大國家免疫咨詢委員會,也同樣在6月17日時提出相同的建議,相對接受第一劑阿斯利康疫苗者,第二劑應該以mRNA疫苗作為首選。
另外,近期英國牛津所做的研究顯示,在間隔4周接種的時程里,無論是先接種輝瑞BNT疫苗後再接種阿斯利康疫苗,或是倒反進行,在接種後都能激發出比兩劑阿斯利康疫苗更高濃度的IgG抗體。但先接種阿斯利康疫苗所產生的免疫反應更好。研究團隊提出觀點稱,這反映出混款接種是可行的。
但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呂俊毅在7月1日的記者會上發出警告,目前全球僅有少數小規模試驗,研究結果顯示,接種兩劑不同的疫苗,抗體濃度確實比接種同款疫苗來得高,但至今沒有人以混款接種進行過3期臨床試驗,確實缺乏明確證據。”
Related Posts
- No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