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發現心肌炎與mRNA疫苗具有潛在關系,而世衛組織(WHO)也發布關鍵信息,使用mRNA技術的新冠疫苗與罕見的心肌炎症之間,可能具有相連性關系。世衛組織全球疫苗安全咨詢委員會(GACVS)指出,多個國家報告心肌炎和心包炎病例,但mRNA疫苗仍是利大於弊,莫德納和輝瑞疫苗的普及化,接種後能有助於減少住院和死亡率。
世衛組織在聲明中提到,兩種罕見疾病心肌炎(Myocarditis)和心包炎(Pericarditis),通常都發生在接種疫苗後的幾天內,主要發生在第二次接種後的年輕男性中。他們提到使用mRNA技術的莫德納和輝瑞疫苗指出,在接種mRNA疫苗後觀察到非常罕見的心肌炎和心包炎病例。
現有數據表明,接種疫苗後的心肌炎和心包炎“通常是輕微的”,並且對休息或非甾體類抗炎藥等治療有反應,正在進行隨訪以確定長期結果。聲明也補充稱:“如果接種疫苗的個體出現表明心肌炎或心包炎的症狀,像是新發和持續胸痛、呼吸短促或接種疫苗後的心悸,應該立刻就醫治療。”
目前除莫德納和輝瑞疫苗外,還有德國的CureVac疫苗都是采用mRNA技術來研發。
隨着擔憂mRNA疫苗的聲浪漸高,世衛組織全球疫苗安全咨詢委員會也強調,將使用替代數據源和更穩健的研究設計,進行更嚴格的研究,包括比較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以及長期隨訪的調查監測。隨着更多的數據出現,將有助於該委員會繼續審查該信號。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在6月底期間就已經發布警告稱,有超過1200例接種疫苗後出現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症狀,而案例都曾接種輝瑞或莫德納疫苗,也就是信使核糖核酸(mRNA)類型疫苗,且主要發生在年輕男性族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計劃在兩種疫苗的說明書中,增加有關出現罕見心髒炎症的警告。
以色列衛生部在6月早些時候曾表明,心髒炎病例與輝瑞疫苗之間可能有關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也提到,12至39歲的年輕男性在接種第二劑mRNA疫苗後心肌炎的風險,在接種後幾天明顯更高。相關症狀包括胸痛和呼吸急促,通常會在接種後4至7天內出現。
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Tom Shimabukuro博士此前指出,這仍然是罕見的情況,兩種疫苗中每百萬劑只有12.6例出現心肌炎。而相比兩種疫苗,莫德納顯然略高,每百萬劑有19.8例,而輝瑞則每百萬劑出現8例。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0日清晨,全美地區有1億8383萬6917人已經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同時有1億5895萬4417人已經完整接種。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表示,截至今晨全美總共配送3億8698萬5420劑疫苗。這項統計涵蓋接種兩劑式的莫德納和輝瑞疫苗,還有一劑式的強生疫苗。
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周五證實,以mRNA技術研發的輝瑞和莫德納新冠疫苗與接種後出現的幾例心肌炎和心包炎個案之間存在“可能的聯系”,並將其作為副作用列在其包裝說明書中。在本周分析歐洲醫生共享的可用信息的會議上,EMA的安全委員會(PRAC)總結道,一些接種輝瑞或Moderna檢測到的心肌炎和心包炎的病例,這可能是這種制劑的副作用。
Related Posts
- No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