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股市重新陷入疫情拉鋸戰,變種毒株再次壓制國際股市走勢,促使台股大盤在連續起漲後遭遇暴跌。中時新聞網撰文指出,上海複星醫藥集團在昨晚(7月11日)發布公告,指控股子公司複星實業分別與晶圓代工領頭羊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和裕利醫藥簽訂《銷售協定》,也證實將提供1000萬劑mRNA疫苗。分析師指,隨著美歐經濟解封,帶來各項產品報複性消費,有利產業補庫存動能,並支撐台股企業獲利步入上修循環。
上周台股收盤:
鑒於變種毒株頻頻傳出,國際股市出現連環倒的局面,台股上周五(7月9日)也難逃殺機,航運股受到挫折,電子、金融和傳產族群同樣呈現疲弱姿態。加權指數終場暴跌204.61點,收報17661.48點,周線壓低48點,終止連續7個交易日的連漲。電子權值股台積電(TW2330)走跌0.68%,收報台幣584元。
美股上周走勢:
美債收益率上周五(7月9日)反彈,推動總體金融板塊上漲,美股掃除陰霾促三大指數創曆史新高。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新的行政命令,該命令將指示10多個聯邦機構實施72項措施,打擊科技巨頭壟斷行為,減少企業並購且擴大市場競爭。大型科技股漲幅周五受到抑制,亞馬遜在周四創新高後走跌。
美聯儲向國會呈交的美國經濟半年報告中顯示出,部分原物料短缺和缺工問題,正阻礙着今年強勁的經濟反彈,並促使暫時性通脹出現。報告還提到,疫苗接種方面的進展已經使得經濟複蘇且強勁增長,但原物料投入短缺和缺工,持續抑制着許多商業活動的重新啟動。
報告也透露,美聯儲官員接下來對近期經濟發展決策的信號。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在美國掀起浪潮以來,美聯儲持續將利率定在接近於零的水平。美聯儲曾表明,在確定通脹率能維持在2%的目標內,勞動力市場恢複至所謂“充分就業”之前,預計利率都將維持在該水平不變。
美聯儲每月購買1200億美元的國債和抵押貸款證券(MBS),旨在壓低長期利率,並承諾將繼續購買直到實現通脹與就業目標取得實質性進展。近幾個月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以疫情前的就業水平為基準,作為充分就業的有效定義。然而在周五的報告中顯示出,美聯儲官員對將通脹掌握在2%內,並恢複2020年2月勞動力市場的可能越來越沒有把握。
道瓊斯指數上漲448.23點或1.30%,收34870.16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48.73點或1.13%,收4369.55點;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42.13點或0.98%,收14701.92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55.60點或1.72%,收3278.40點。
機構盤前分析:
日盛投信台股基金團隊表示,美股多頭延續,有助台股持續創高。此外,預期基本面也將持續支撐台股下半年行情。台灣為出口導向經濟體,基本面依賴的是美歐市場,尤其是其對科技產品的終端需求。隨著美歐經濟解封,帶來各項產品報複性消費,有利產業補庫存動能,並支撐台股企業獲利步入上修循環。
瀚亞菁華基金經理人鄭行甫表示,上周台股在創新高之後,開始跟隨國際股市出現拉回震蕩表現,但是整體看來短線上再出現大幅修正的可能性較小,預計第三季有機會出現電子和傳產並行的行情,加權指數還有機會挑戰新高。他也指出,未來台股短期再大幅向上的空間有限,但個別族群還有題材發酵,因此第三季操作上宜選股不選市,建議可以挑選能抓住輪動機會的台股基金來做布局,無論用定期定額方式持續進場,或者趁市場修正拉回時單筆投入,都是很好參與市場的方法。
兆豐國際台灣先進通訊基金經理人許鈞雄表示,近期盤面個股輪動快速,在企業獲利成長性佳及經濟基本面支撐下,預期台股指數將呈現高檔緩步震蕩向上走勢,將會個股題材表現為主,隨著重量級企業法說利多紛至、美股也展開第二季財報行情、蘋果9月新機發表概念股將進入拉貨旺季,皆有利相關電子產業表現。
重點關注事件:
中時新聞網撰文指出,上海複星醫藥集團在昨晚(7月11日)發布公告,指控股子公司複星實業分別與晶圓代工領頭羊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和裕利醫藥簽訂《銷售協定》。複星實業向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所委托的裕利醫藥銷售,共計1000萬劑mRNA疫苗,該等疫苗將被買方捐贈給台灣疾病管制機構用於當地接種。
台指揮中心負責人陳時中昨也在記者會上回應稱,BNT疫苗簽約的一切法律程序都在進行中,請大家靜待好結果,太多揣測無助於簽約的進行。
台積電表示,簽約當事者有多方,正進行簽約法定程序。台積電此前就曾多次強調,采購疫苗還有包括議價、包裝和運送等冗長程序,在合約未敲定以前,所有商業行為都無法確定。公司已經在6月董事會報告捐贈疫苗的可能規劃,充分討論後並獲得董事會支持,但鑒於采購等相關事宜仍有許多不確定性,等待相關事項確定後,將正式提案由董事會作成決議追認。
路透社日前報道,鴻海創始人郭台銘和台積電在7月3日時,與BNT代理商中國複星醫藥達成初步協議,並簽署法律文件各采購BNT疫苗500萬劑。但這並非最終合約內容,仍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完成銷售協議,也就是簽訂相關的法律文件。疫苗確切的交貨日期也沒有具體說明,因全球疫苗仍供應吃緊。報道稱,這批疫苗有望由德國制造廠直送台灣,但由於現在全球都正搶購疫苗,上海複星作為大中華區域獨家代理商,也有權決定疫苗分配的優先順序。
個股焦點信息:
富邦金控(TW2881)公布6月自結獲利,單月稅後純益達台幣128.7億元,盡管小輸國泰金,但與自身相比、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24%。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台幣876.61億元、EPS台幣8.29元,續居金控每股獲利王寶座,且也寫下十大破紀錄的好成績。
國泰金控(TW2882)公布6月稅後純益台幣129.5億元,超越台新金單月獲利,暫居目前公布的13家金控之首。累計上半年海賺台幣915億元,已經超越去年全年,創下金控成立以來最好成績。
Related Posts
- No related posts.